预防肝硬化与自我检测
什么是肝硬化?
肝硬化是肝脏细胞被破坏后,变性和坏死,纤维组织有弥漫性的增生,并有再生的小结节形成,此时肝小叶和血管结构就会因此分歧、改筑,导致肝小叶完全变形,肝脏逐渐变硬,成为肝硬化。
代偿期和非代偿期症状
肝硬化初期,因肝脏机能尚能维持正常运作,所以没有明显症状,只是感觉全身疲倦、食欲不振、恶心或呕吐等症状。这时期称“代偿期”。
当肝硬化进行到门静脉的血液流通受阻,门静脉血只得避开肝脏,另觅途径回至心脏,于是经由食道静脉、胃静脉或直肠黏膜的静脉以及腹壁的静脉等,充当临时的迂回路线,因此常会出现下列几种并发症如门静脉高血压症、食道静脉瘤、腹水、下肢浮肿、腹壁皮下静脉膨胀及脾脏肿大和红血球、白血球、血小板减少等症状。直到肝脏机能的损伤,已严重到不能维持每天的正常运作时。
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症状外,也会有黄疸出现,神经与精神方面也会出现失常,如烦躁、记忆力差、精神恍惚、反应缓慢等等,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肝脑病变的症状,如白天昏睡,晚上却无法入眠,最后会失去知觉、意识,而变成昏睡不醒,这种严重的昏睡状态称为肝昏迷。此时期叫做“非代偿期”。
肝硬化注意事项
肝硬化是不可逆的疾病,至今尚无一种药物,可以使已经硬化的肝软化回来,所以治疗的重点在于保护肝脏,尽量减低肝脏的负担,改善肝脏内的循环障碍,以利肝细胞恢复功能并再生。
因此在代偿期以安静、多休息及营养均衡饮食疗法(以高热量、高蛋白、维生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)为主。
在非代偿期中,须以药物疗法为主。
有腹水现象者,可适当的使用利尿剂,并减少钠盐的饮食。
有出血情形时,则应使用维他命K剂;有肝脑病变者,要严格限制摄取蛋白质,因为蛋白质在人体内分解会产生氨。
肝功能正常时可以将多余的氨排出体外,但对于肝脑病变者,清除氨功能大大减弱,若食用高蛋白食物会造成血氨增高,使肝昏迷病情加重,须使用降低血液中氨含量的药物。
饮食方面,应多摄取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如五谷类、全麦吐司、新鲜果汁、水果、蔬菜等。待病情好转时再添加蛋白质食物。
切记!药物治疗一定要由专任医生执行,不可随意自行购药服用。
预防的方法
肝硬化最主要的原因,大多来自肝炎病毒和酒精,所以慢性肝炎患者,应积极治疗,并每半年定期追踪检查(包括腹部超音波、胎儿蛋白及肝功能),禁酒、戒烟,并加强个人卫生习惯,注重营养均衡,避免太劳累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要乱服成药,因为肝脏本身是解毒器官,吃药愈多,愈加重它的负担。并提醒肝硬化患者,每三个月就要追踪检查一次,万一发展成肝癌也才能及早治疗。
随着时代的进步,医学的蓬勃发展,肝硬化已经不再是一种绝症,只要遵守以上所说的,调养得当,与肝胆专科医生配合,仍可以和一般人一样,享受美好的人生。
肝硬化常见的病因
1.病毒性肝炎所引起的肝硬化:是肝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,其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B型肝炎病毒,其次是C型肝炎病毒。
2.酒精性肝硬化:长期及大量饮酒而致肝硬化。
3.长期使用各种药物及工业毒物会造成中毒性肝炎,亦可导致肝硬化。
4.胆汁性肝硬化:肝细胞分泌胆汁,但肝内之胆汁通道受阻,淤积于肝内,造成肝细胞破坏,终至肝硬化。
5.代谢性肝硬化:由于铁代谢障碍导致肝脏存有过量的铁质,以致引起的青铜色糖尿病(hemochromatosis)所致的肝硬化及铜质储存过量而引起的威尔森氏病(Wilson’s disease)的肝硬化。
6.心源性肝硬化:慢性充血性心脏衰竭,特别是右心衰竭从肝脏流向心脏血液受阻,使大量血液淤积于肝内,造成肝脏缺氧,肝细胞变性,肝纤维化产生,导致肝硬化。
7.寄生虫之肝硬化:尤其是血吸虫感染,虫体在肝内成熟后形成肝内结节及纤维化,终至肝硬化。